首页 综合金融文章正文

中国外汇储备微增:美元指数下跌与黄金储备增持的背后

综合金融 2025年02月12日 10:12 60 author

财联社2月7日报道显示,受美元指数下跌影响,2025年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209万亿美元,较2024年12月末上升67亿美元。这一微增幅度引发了市场对于中国外汇储备走势以及外贸顺差影响的广泛关注。

外汇储备小幅上升,外贸顺差影响几何?

报道指出,1月外汇储备的上升主要归因于美元指数下跌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国家外汇局的解释强调了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的综合作用。然而,这与2024年中国贸易顺差规模较大,而外汇储备却出现下降的现象形成对比。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解释道,中国不实行强制结汇制度,导致外贸顺差不会自动转化为央行外汇储备的增加,很大一部分体现为“藏汇于民”。此外,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比例不断提高,也削弱了外贸顺差对央行外汇储备的直接影响。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与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大量的经常账户顺差(包括贸易顺差和投资收益)往往会转化为境内企业和银行的对外投资,最终体现在国际收支上为经常账户顺差和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的大体平衡。2024年三季度末的数据显示,两者之和为-514.3亿美元,印证了这种平衡关系。

因此,王青认为,近年来中国外贸顺差与外汇储备规模之间已不存在直接对应关系。美元指数变化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才是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

黄金储备持续增持:战略储备与人民币国际化

报道还提及,中国央行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1月末黄金储备环比增加16万盎司。王青指出,虽然增持黄金会在一定程度上耗用外汇储备,但考虑到外汇储备的庞大规模,以及增持黄金规模相对有限,其影响微乎其微。

央行持续增持黄金,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增强主权货币信用,并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国际金价上涨也有助于提高我国整体国际储备的估值,尽管不会直接影响外汇储备价值。黄金作为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其战略意义不容忽视。

2025年全球央行购金需求展望

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总量达到了1045吨,中国央行全年增持了142万盎司。展望2025年,世界黄金协会资深市场分析师Louise Street预计,全球央行的购金需求仍将占据主导地位,黄金ETF投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然而,金价高企和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会抑制金饰需求。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将继续支撑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

总结

中国外汇储备的微增,以及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反映了中国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对国际储备管理策略的调整和完善。未来,中国将继续关注美元指数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并通过优化国际储备结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以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这其中,既有应对外部风险的考量,也有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意图。

标签: 以太坊 DeFi NFT 稳定币 元宇宙

发表评论

CryptoStocks InsightCopyright CryptoStocks Insight .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川ICP备202411547-8号 power by kejinzao66.com